16万公里铁路覆盖了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今天的中国,复兴号奔驰在广袤大地,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仍在不断延伸。3.中国代表团在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位居金牌榜第一9月15日,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出色,在全部59个项目中,共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项目包含飞机修理、汽车技术、自主移动机器人、3D数字游戏艺术、烹饪(西式快餐)等。其中,数控铣项目达成金牌五连冠,砌筑、时装技术两个项目达成四连冠。4.2024年服贸会达成近千项成就9月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买卖会(简称服贸会)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会期5天,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就。本届服贸会成绩单闪光点纷呈,老友热情不减,新朋友纷至沓来,一同见证服务贸易范围的革新与进步。伴随合作的深化,服贸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不断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5.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九一八,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它就像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坐标,时刻发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警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苦难的岁月永不可以忘,大家需要牢记来时的路,让历史不再重演,九一八的警钟长鸣于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将来。6.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健康适应行动策略9月18日,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策略(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完善健全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到2030年,气候变化与健康有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策略部署了10项行动重点任务,包含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涉能力、增强应付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增强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革新、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全球行动等。7.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同志年代楷模称号9月19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宣传部近日追授杨士莪同志年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杨士莪,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发展者之一。他胸怀祖国、志存高远,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念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铮铮誓词,一直把祖国需要作为生活奋斗目的。他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重点核心技术,推进达成了重大革新突破,带队完成了由国内科学家初次独立指挥和推行的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潜心治学、甘于奉献,自觉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育人理念深深影响了几代水声专业学生,培养了一批可以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曾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龙江楷模等称号。8.2024北京文化平台开幕9月19日,2024北京文化平台在京开幕,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平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委、市政府一同主办,以传承革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 达成一同进步为年度主题,凸显1+6+32特点,1即开幕式暨主平台、6即6个平行平台、32即32场专业沙龙,呈现学术性、高档性、国际性、群众性四大特征。9.中国主张的原子造福全球南方理念初次写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决议9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以协商一致方法通过77国集团和中国一同提交的加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决议,其中初次写入全球南方定义,强调机构秘书处支持成员国加大技术合作的重要程度,敦促发达国家向进步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支持技术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和平借助原子能,加速达成可持续进步目的。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中国与机构40年成功合作见证了中国核工业进步壮大、与国际社会开放共享的进程。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